楼嘉咏道长讲《三官宝号》2
纲维三界。统御万灵。三元校籍。善恶攸分。斋戒礼诵。无愿不成。消灾释罪。降福延生。至真妙道。功德无边。大悲大愿。大圣大慈。上元一品。赐福天官。紫微大帝。中元二品。赦罪地官。清虚大帝。下元三品。解厄水官。洞阴大帝。三元主宰。三百六十。应感天尊。女青真人。一百二十。考校曹官。
尔时赤脚大仙。与诸天神王。真仙大众。闻说宝号。皆大欢喜。作礼稽首而退。信受奉行。
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
三官大帝宝诰
至心皈命礼
惟三圣人。乃一太极。普受浩劫家之命。鼎膺无量品之褒。紫微清虚洞阴。总领功过。赐福赦罪解厄。溥济存亡。道冠诸天。恩覃三界。大悲大愿。大圣大慈。三元三品。三官大帝。三宫九府。三百六十。应感天尊。
土地咒
经坛土地。神之最灵。升天达地。出幽入冥。为吾关奏。不得留停。有功之日。名书上清。
小赞
三官大帝。各境神仙。乘鸾跨鹤赴经筵。赐福赦罪愆。赤脚大仙。化度在人间
有没有发现:明明什么都没做,你的气血就没了一觉醒来身体还是疲惫的厉害,坐着工作一天身体乏累的不想说一句话,周末在家躺一天反而更累了.....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这种难以消解的疲惫感,就像带着静电的塑料袋碎片一样如影随形、挥之不去。
饭也没有少吃,气血都哪里去了?
久坐不运动会伤气血,但很多时候,身体大部分气血都被大脑偷吃了!
01
我们都在用脑过度
大脑是身体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,
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%,但当它思考时:
耗氧量会占全身耗氧量的33%,在憋闷不透气的屋子,大脑就容易先反应迟钝、犯困。
大脑的神经细胞需要源源不断的从血液中得到葡萄糖的供应。饥饿的时候(缺糖),大脑会先摸鱼、或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,而吃一口糖或碳水,心情立马愉悦。
我们的精力,被太多太多的东西占据并消耗掉。一点一点的叠加起来,日积月累,气血就会越来越少。入不敷出,一直不够用,身体也跟着出现各种不适。
02
用脑过度,脾虚、肾虚,全身都虚
中医有一个名方叫归脾丸,就是治疗想事情太多,心脾两虚的问题:
《饲鹤亭集方》:“归脾丸,治思虑过度,劳伤心脾,怔忡健忘,惊悸,盗汗,发热,体倦,食少不眠,或脾虚不能摄血。”
中医认为“心藏神”,这个神就是我们大脑的意识思维。想事情又乱又多,心猿意马,想的伤了身体,就是劳心伤神。总是想,耗伤心神,就会失眠多梦,一闭眼就是各种各样的事,白天精神差、容易忘事,注意力不集中,理解力变差等。
想事情太多,劳伤心神的朋友可以每天喝杯酸枣仁茶,出自《食物中药与便方》的食疗方,宁心安神,补肝助眠,敛汗。
做法:
酸枣仁15~30g,加白糖研和。
每日晚餐后取枣仁末15~30g,放保温杯中,冲入沸水,盖闷15~20分钟后,代茶频饮。
那想事情多也会肾虚吗?
《医学入门》中说:「脑者髓之海,诸髓皆属于脑,故上至脑,下至尾骶,髓则肾主之」。
意淫伤肾,这里的意淫不是单纯的淫秽之事,而且它不是直接伤害肾精,是暗损的。
中医认为“肾藏精”,跟身体的激素分泌息息相关,调节人的生长发育和下一代。想得多消耗也多,如果长期过度用脑,耗伤肾精,会引起头晕、腰酸腿无力、记忆力减退、月经变差、容易害怕等。
这些消耗的事,并不局限于性,任何事,甚至让你恐惧的事,只要是大脑增加工作量的事都会有影响。
“思伤脾”,思考思念太多脾胃没气血,就不想吃饭,吃完胃胀,乏累,消化不良、面色暗黄无光等。
03
3个好习惯,把气血养回来
1、每天发呆5分钟
2、把眼睛「看开一点」
人们常说聚精会神,当两个眼睛距离越近,眉头紧锁的时候,他们的大脑已经启动,很难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把眼睛「看开一点」,心也就看开了,心里没有挂碍,有种「眉心松,展双瞳,脸微笑,心从容」的感觉。
当你烦恼,纠结,内部纠缠的时候,把这个「散瞳」的意识融入到潜意识当中,保持「不聚集」的状态。便会让我们散乱的心得到放空,晚上睡觉时,平时心烦了,闭目养神的时候,中午来不及睡觉,盘腿打坐的时候,也可以用此法,帮助你更放松。
3、泡泡脚,让大脑的气血往下走
用脑多运动少的人,气血都往大脑跑,容易上热:长痘、嗓子痛、口腔溃疡、眼睛红痒、扁桃体炎、颌下淋巴结肿大,脸色发红,头热、头痛、头胀、头晕、头蒙,甚至血压升高;
下半身气血不够,容易下寒:小腹冷痛、腿脚冰凉、大便稀薄不成形、腰部冷痛、小腹发凉发紧、女人还有月经不调、痛经。
除了平常放空大脑,睡前泡泡脚,把大脑的气血往下边引,让身体的气血从新分配,放松心神,睡得也会更好。
泡脚时搓搓后腰,让气血多往肾走一些
最后,说到大脑的节省,不得不向小米董事长雷军学习。
他手机屏上的这一句,恰好能把很多人劳什子的心病给治好:能不管的事情一定不管。
少操一点心,节省一点内心的能量,你会发现,没有预设过的生活,也会如你想象般地铺展开来。
—END—?版权申明:文章源于活法儿(huofar)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《三官经》,全称《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真经》。三官,指尧、舜、禹三位上古之时的圣贤明君,因广积功德,道高德备,故被尊奉为天、地、水三官大帝。
道教对三官大帝的信仰可谓由来已久,据张道陵天师《老子想尔注》中记述,道教在建立之初就信奉三官大帝,并将其作为主要神灵祀奉和朝拜。而对于当时的教民,如果谁要是犯了错误,即被责令进入静室向三官大帝忏悔。严重违犯禁令者,即要写出三份忏悔文书,一份需要放于山上(上呈天官);一份埋之于地(中呈地官);一份投之于水(下呈水官)。这一教义,历史上称之为“三官手书”。
《三官经》告知世人,如果善男信女皈依三元(三元:指天、地、水三官大帝圣诞吉日。即正月十五上元节,七月十五中元节,十月十五下元节)斋戒(指是日持斋守戒),转诵此经千五百遍,踊跃忏悔,即能除无妄之灾,解有仇之愆;赐千祥之福,脱九厄之苦……父母存亡,沾恩离苦。并说:恭诵此经,即可随力见功,酌水献花,其福自应。家有此经,宅舍光明,灾难无侵;佩带此经,万神拥护,鬼祟永灭。
凡诵经者切须斋戒,严整衣冠,诚心定气,叩齿演音,然后朗诵,慎勿轻慢,交淡接语,务在端肃,念念无违,随愿祷祝,自然感应,先念步虚,后诵咒章。
《三官经》是一部在讲述修道之人为何要修斋礼忏、如何去修斋礼忏以及修斋礼忏意义何在的无上经典。《三官经》共计一千六百七十五字,虽然篇幅不长,却字字珠玑。整部《三官经》的中心主旨即“忏悔”二字。经文一开始,便罗列出世间种种罪障,天尊告知说所有这些恶果都是人们自作孽。为了消除灾障,三官大帝慈悲告示说,世间善男信女只有皈依三元,斋戒三年圆满,日日念诵此经,踊跃忏悔,才能使得所有恶孽愆尤俱一赦除。
“三元神共护,万圣眼同明。无灾亦无障,永保道心宁”。道心安宁,是每一个修道者所期望达到的修行目标,也是所有禳灾祈福之人所希望看到的结果。礼忏,首先要诚心以待,才有可能实现“卷卷句句消灾障,行行字字灭罪衍”的不可思议功德。
“凡诵经者,切须斋戒,严整衣冠,诚心定气,叩齿演音,然后朗诵。切勿轻慢,交谈接语。务在端肃,念念无违,随愿祷祝,自然感应”。每篇经文之前都有这样一段经注,其说明的正是礼忏诵经时对诵经者的要求。三官大帝在经文中还要求信徒做到“心心恳祷,尽一皈正,恍恍惚惚,耳目心定,神魂安静,精神复旧”,才可以实现“无量功德”和“其福无边”的神力感应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