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开始尝心火部分的药物,五脏里面内经单独提出心藏神,心主神明,心气心火方面的药比较少,因为很少有药有非常明显的特征能够影响人的心神,这样的药相对比较少一些。神明是个很清透的东西,对药物的要求也比较特殊,你看《神农本草经》里面讲到的能够镇惊安神的药物,都是金石类的药物,金石类的药没有什么明显的气味,就是那么一股气场,比较清透,能够影响神气。
心气方面的代表药物,应该是丹砂,朱砂,我们就不尝了。包括很多药都用金箔为衣,金箔,它虽然都是重坠下行,金石类,按说是属于右路的药,实际上它的特性,对心神的影响非常重要。
因为神气这个东西不是无所依附,自己飘飘然的,它实际上是,心气本身脏阴充沛,脏精充沛,阴气足,气阴都很足的时候,它才能化现神气,否则是很难化现神气的。当人特别虚弱的时候,收不住神儿,老是精神错乱,或者魂不守舍的感觉。所以这个神气啊,正常人要保持一个正常的精神状态,它是有一个物质基础的,就是一定里面的五脏精气要充实,这就是肾主藏精,它藏在哪儿,不是光藏在肾里,五脏皆主藏精,五脏藏精气而不泄,不光是五脏,全身每一个地方都是藏精的,都主收藏。
那么对于心气这一块儿,单独补心气的药物,从道理上来讲是没有的,因为心气太清透了,草木之药的药气,很难达到那么清透的状态,又能够去滋补它。即便人参,本经讲可以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,相当于是说一个养心神的药了,我认为都不够。
我们讲的酸枣仁,通俗的讲,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养心阴的药,这个只能说是近似,大家不要以为它真的可以补五脏之阴,补心阴去了,只是一个近似。为什么选这个药,酸枣大家出去玩儿都见过,酸枣都是野生的,据我所知,没有人工种植的,酸枣树长不大,长得很慢,多少年都长不起来。我们吃的枣都是枣肉厚,枣核小,枣核都是纺锤形,细长的。酸枣正好相反,它是枣肉很薄,枣核很大,近球形,皮儿很薄,很酸,我们的枣儿是甜的,酸枣儿是酸的。这就是酸枣仁为什么说酸啊,是它的枣肉酸,但是我们用的这个枣核里面的仁,是它的种子相当于是,酸枣仁它本身不是酸的,没有任何酸味。这一点要搞清楚,它是酸枣的种仁,酸枣的肉是酸的,但本身的种仁不是酸的。
那么酸味是什么味儿,酸味是木气之味儿,木味酸。我们都知道以前老人们拄拐棍,为什么都喜欢用枣木的,枣木它结实啊。酸枣木比普通的枣木还要结实,它长的很慢。酸枣虽然是酸的,但它毕竟是个枣儿,多少有些甜味儿,不是苦的啊,酸甜酸甜的,还是有一点甜味儿的。酸枣专门酿的那个酒还是很好喝的,但是它毕竟是以酸味为主的,不像大枣是以甜为主的,以酸为主那就是以木气为主,它没有乌梅那么酸,但是还是以酸为主。
另外呢,它果肉少,果核比较厚比较结实,果核是木质的啊,这也是它木气比较坚实,比较足的一个表现,我们知道酸味主的是木气,刚刚要生发,处在凝聚的状态的一个阶段。所以酸枣仁这个药,能把那个很强的生发的那股气,收起来凝聚成为自己的果实。酸枣仁是木之子,木气的孩子,从五行相生来说木生火,火是什么,气很旺才会有火,气旺才能生火,所以酸枣仁它这个种子蕴藏的那个能量,可以这么理解,酸枣仁蕴藏的能量是比较高的,比较足的。
酸枣长得很小的,带肉的时候跟我们小指头那么大,核就更小了,圆圆的,很小。酸枣是怎么收集的呢?酸枣都是当地人在秋天,等叶子都枯萎了,酸枣自然都落在地上了,当地人直接在树底下一收集,不是一个个摘的,那很费劲儿。因为酸枣仁不要栆肉,只要枣仁,落地上有的都腐烂了,一收集,回去一筛,一晒。这是酸枣仁,是扁平状的一个仁,这是完整的酸枣仁。
我们用的时候都是炒一炒,炒了之后打碎,那个味儿闻着常清香,很油润的一种清香气,油气很足,炒过之后呢,气很清香,油润清香甘淡之气,这么一股气。
问:市场上的酸枣面是什么?
答:如果是酸的,一定是果肉做成的,如果是酸枣仁,是没有酸味的。没有什么多大的味儿,比较甘淡。
为什么说酸枣仁有相对比较好的养心阴的作用,凡是养阴的药物,它都比较滋润,否则养不了阴。酸枣仁呢,它很油润,符合这个滋润养阴的特点。那么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气很清透,这就和本身植物的特征有关系了,气还是很清透,不像我们吃的核桃呀,或者其它的坚果,榛子啊,柏子仁啊,松子呀这些东西,也是很油,但是它那股气,是偏沉重的,没有酸枣仁那么清透。大家可以去体会,酸枣仁的气是油润当中带着一股清透之气,这是它比较特别的地方,所以它既能润养又偏于走上焦,所以偏于养心阴,因为心气是比较清透的,这是酸枣仁和其他的药不一样的地方。为什么它气那么清透,原因就在于它本身气比较足,本身这个植物是一股木气,木气本身带着一股生发的力量。
因为它本身药性比较平和,偏性不是很大。所以这个药凡是用来养心阴的时候,一般用于两种情况,一种是失眠,心阴亏虚引起的失眠,所以我们都知道酸枣仁汤是用来治疗失眠的,大量的酸枣仁,两升,据考证,古代的一升可能是毫升左右,那就是这一杯子差不多,两升就两杯酸枣仁,量很大了,这一杯子怎么也得2两吧,克吧,差不多。用大量的酸枣仁来养心阴,治失眠,这是一个。
还有一个,汗为心之液,有一种心阴亏虚引起的出汗,这两种情况用酸枣仁,用量都要大,量少了效果不好。给大家讲一个案例,有个小孩儿高烧之后,生了一场病,发烧之后,烧退下来了,但是大汗不止,一直出汗,老不好,然后就用了各种,认为是阴虚火热嘛,虚汗,什么黄芪啊,或者清热的,养阴的,用了很多,总是止不住这个汗,大夫束手无策,另请高明吧。父母带孩子回家,碰到乡下的一个老太太,说了孩子的情况,老太太说我给你个偏方,这个好治,回去用酸枣仁煮个鸡蛋吃就好了。就用酸枣仁,《伤寒论》里不是有个阿胶黄连鸡子黄汤嘛,治疗阴虚火热,就是酸枣仁熬的汤,打了个鸡蛋进去,就吃了一次小孩儿就好了。你就知道这个酸枣仁养心阴,当然这个鸡子黄鸡蛋本身也是养心阴的,一块儿,这个效果是功不可没的。就说明有时候对心阴不足的滋补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,有时候可能是其它药不能代替的。
但这个药仅适用于虚证,心阴亏虚的虚证。如果是实症用上,适得其反,不会有那么好的效果。这个药本身比较平和,药量用的时候至少15到30克,滋养的药,少了效果不太明显。
通过这一味药我们知道,一个人的心气足不足,心气本身一定是内含阴阳,是两方面的,并不是说火气旺就是心气足,不是的,是阴阳和合,阴阳都很充沛,才叫心气足。但是一般来说,因为心火啊,火气在一气周流的整个过程当中,象一个程序转弯的地方,是升已而降的地方,往往是不容易降,往往容易心阴亏,心火亢盛,往往容易出现火盛阴亏的状况。所以有时候呢,心火需要引导下降,甚至有时候心火盛的时候,郁而化火。这个所谓的心火盛,五脏藏精气,藏正气,正气只有虚没有实,没有太过的时候,只有不足。所谓的心火盛,一定是心火郁在那个地方,郁而化火,成为一个病态,才叫所谓的心火盛。那个时候要引导它下降,可能用一些苦寒的药。
我们讲酸枣仁等于先讲了一个虚证,后面接着讲实证,讲连翘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