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已进入倒计时,我国零售药店生存大背景仍不甚明朗。年我国药店年度活跃会员占比率、会员年进店频次、复购率分别下降了11.5%、1.87次、0.4%。同年,除五线城市外其他等级城市活跃会员占比均呈下降趋势,一线城市降幅最大(1.6%);会员进店频次除五线城市外也均为负值,二线城市降幅最大(3.59%)。其中原因可谓老生常谈:电商挤兑、网购习惯、同城竞争等。同时在历经囤药潮、个账缩水、医院价格分流等层层利空后,连锁药店发展空间进一步受限,品类优化成为大部分连锁的主要抓手——据悉,很多地域龙头连锁纷纷瞄准免疫球蛋白类产品,但从品类设计角度一味追赶“疫情末班车”显然无法带来长期利好。业内人士表示,“药店更需要的是回归疫情之前的状态,而不是目前看似利好的短期利益。”在药店传统品类利润被挤压的当下,有深挖价值的品类需具备三个关键词:需求人群量大、会员黏性强、用药流程理想。而背靠3亿人群的睡眠药物(也称静神品类)则是目前的理想标靶,同时该市场潜力尚未完全激活。在治疗“不寐”这件事上,中西医路数不尽相同。西医上,一般通过西药抑制大脑兴奋起到助眠作用,近期治疗效果好,但从远期来看多出现次日头晕、记忆下降、嗜睡及对认知功能影响和药物依赖性、反跳性失眠等不良反应。尽管经过三代改进副作用已显著降低,长期服用仍有可能对身体机能造成损伤,特别是肝肾功能不佳的老年人更要谨慎服用。从中医视角上,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对睡眠非常重视,儒、释、道、医各个流派都有论述,大都认为睡眠问题的根本是“神”出了问题,需要调养到“静”的状态。《血证论·卧寐》提到,“心病不寐者,心藏神,血虚火旺动,则神不安,烦而不寐。”《黄帝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》养生理论则强调,夏季调养不好会对人全年身体健康产生危害。中医认为心、肾和肝等脏腑的功能紊乱,导致心神不宁以及气血亏虚,就会影响到睡眠。因此,中成药致力于调理脏腑机能,促使阴阳气血达到平衡状态,从根本上缓解失眠障碍。近年前的东汉时代,医圣张仲景就开始运用酸枣仁来改善睡眠。此后近两千年里,历代名医都把酸枣仁作为改善睡眠的核心药物,现代改善睡眠的中成药里也大部分都含有酸枣仁。在“不寐”的治疗上,显然中医理论已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,中康CMH零售数据显示,近三年,补益安神助眠类产品在全国零售药店的销售规模持续增长,年达到35亿元,同比增长9.0%,呈现量价齐升的增长态势。借助品类增长的趋势,不断深挖目标人群的需求,以岭药业与九江昌盛大药房达成合作共识,旨在共同唤醒全民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
http://www.suanzaorena.com/szrjl/12112.html